投稿期刊期刊被拒稿了,但是编辑建议修改后重投,这是怎么回事?论文明明被拒了,怎么还让重投呢?下面淘淘论文给大家讲清楚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会有拒稿重投
拒稿却又鼓励重投,其实和作者以及论文本身没有太大关系,这是期刊的一种经营策略,希望能让相关数据更好看一些,从而提升期刊的竞争力,并非有意针对作者。
在某些学科领域拒稿重投和大修是一码事,只是叫法不同。也有期刊认为reject and resubmit稿件被接受的几率略低于大修,但仍值得一试。
因为“编辑不会建议一篇完全没戏的论文作重投,那只会给自己平添工作。”
那么到底是为了控制哪些数据呢?首先就是拒稿率,虽然说拒稿率不能完全反映期刊的质量,但好期刊的拒稿率一定是很高的,一些顶刊在初审阶段就达到了80%以上,当然普通期刊不会这么高,但一些期刊,特别是一些新期刊为了提升自己会刻意提高拒稿率。
还有一个数据就是审稿周期,现在作者都知道投稿前查一下审稿周期,如果太长或者不符合自己的期待,那么就不会投稿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一些优秀稿源的流失,肯定是期刊所不愿见到的。
又要吸引优秀稿源,又要提升影响因子,那么采用拒稿鼓励重投的方式,就可以
在数据角度消灭这一轮审稿时间,从而造出这个期刊审稿速度快的假象。
当然也不排除另一种原因,编辑看好这篇文章,但是估计大修要很长时间,来来回回审稿的时间也会延长周期,所以不如给一个拒稿但是鼓励重投,同时把修改意见附上,那么作者就有着充足的时间进行修改,心理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和审稿人有关,有的审稿人给的意见有些奇葩,作者无法根据这样的意见进行修改,或者编辑本身很愿意保留这篇文章,但是审稿人坚持拒绝,那么有的编辑可能为了避开审稿人,会采取拒稿鼓励重投的策略。
但是这并不是很常见,毕竟绝大部分情况下,审稿人的意见只是作为参考,最终决策权还是在编辑部,不过这种情况我们也有作者遇到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按照编辑的建议来,下一次审稿编辑会避开这个审稿人的。
二、重投稿件注意什么
了解了拒稿鼓励重投的真正原因后,那么接下来要如何做?其实很简单,就当成一次大修就好了,根据意见好好修改,然后重新投稿就是了。
1.修改到位
虽说这和大修还是有些区别,比如没有时间限制,但务必认真对待,只要你修改到位,退一步说,即使重投失败,你再转投其他期刊,接收的概率也会比不改高出很多。
好好审读修改意见,如果不明白,去咨询导师,甚至直接和编辑沟通都可以,确认后进行修改,该补的实验,如果条件允许就补,只要是审稿人提到的,尽量都做到,即使做不到,也要给出合理的理由。
2.分类回答
审稿意见有的时候又多又复杂,千万别为了自己省事就稀里糊涂地跳过,务必要重视起来,如果遇到较真的审稿人和编辑,你修改得越细致,越便于他们阅读,对你文章的接收绝对是有利无弊。
如果意见很多也很复杂,千万不要被吓到,可以学会拆解,然后分门别类,合并同类型后统一回答,比如如果是语法错误,可能有好几处,散在文章各处,那么就把这一类修改统一合并,至“拼写与语法错误”一项,再用“编号涉及的语法错误均已修改”作为统一回复即可。
3.重视回复信
重投期刊光改论文可不够,回复信也很重要,说明一下自己的稿件属于拒稿鼓励重投,并附上之前的稿号,便于编辑查找。
然后还要解释一下修改过的文章和上一稿有哪些不同,根据审稿意见做出了哪些修改,这些说明很重要,因为这种专业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文章接受很有帮助。
当然前提是修改到位,且编辑真心想要保留这篇稿源,基本上能收到拒稿鼓励重投的文章,已经引起编辑的兴趣了,如果你又修改得比较理想,那么接收就是大概率了。
关于期刊拒稿鼓励重投的问题,我们先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