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作者对于发表在SCI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上的论文的一作、二作、三作,还有通讯的作者的含金量不是很清楚。下面淘淘论文给大家详细讲解这个问题。
一、SCI一作的含金量
一篇SCI论文中,贡献度最大的是第一作者,其次是通讯作者。
一般情况下,第一作者是论文的主要撰写者,他的工作量最大,贡献度也最大。
而通讯作者,是项目的发起人,是课题的负责人。
通讯作者有时未必参与论文的写作,可能只是给予一些指导,但是因为他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他是课题负责人。
所以通讯作者在一篇SCI论文中,含金量仅次于第一作者。尽管他在实际写作中,也许并没有参与多少工作。
在很多硕士,博士生发表的SCI论文中,通常是学生当第一作者,导师当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可以把这篇论文当自己的主要学术成果使用,其他位置的作者不能。
在提交学术成果的时候,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之外的作者,不能把这篇论文当作你的主要学术成果,只能做辅助加分用。
二、SCI一作含金量跟SCI期刊相关
SCI第一作者含金量,是整篇SCI论文作者中,含金量最高的。
至于这个SCI论文一作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这需要看你发表在什么级别的SCI期刊上。
你发表在SCI四区的期刊上,你这个SCI一作,就是四区期刊一作的水平。
你发表在一区顶刊上,你这个SCI一作,就是一区顶刊的水平。
这样的说法过于笼统,淘淘论文再给你具体化一些。
一篇SCI四区的一作论文含金量,大于等于一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
一篇SCI三区一作的论文,含金量等于2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
一篇SCI一区,或者二区的一作的论文,属于A类学术成果,是学术成果的最高等级。
你所发表的SCI期刊级别越高,你这个SCI一作的含金量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