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1年中宣部整治之后,普刊现在大多数都是3版起发了!质量和收稿要求也提高了。

image.png

换言之,不是现在变难了,而是过去太简单,太没有下限,引发了上级领导的关注,自上而下的对全国范围的学术期刊进行大整顿,进而导致期刊特别是原来几乎没有下限的普刊收稿要求越来越高。具体来说,有这么几点。

一、知识作品的发展目标从求数量转变为求质量。

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21年底的整顿,殊不知,相关丑闻只是导火索,而整顿其实国家早就开始谋划了。从国家发展上来说,对知识作品“的发展-目标从17年开始已经逐步从求数量到求质量过度。如果你做过国内专利,应该知道,专利就是在18-19年突然变难的,以往实用新型的通过率高达90%以上,审核也只需要三个月,但从阳光行动后,相关为了职称评奖所制造的无用实用专利的通过率几乎下降到了50-60%,审查周期也拉长到了半年甚至一年多,而到了今年,更是有大量专利因为申请人资质问题而被归入非正常名单。

结合论文以及书籍出版要求的提高,可以明显的发现,从大的政策方针上,国家对知识作品确立的发展目标,目前已经从单纯的求数量变成了求质量。“严”将是未来几年的主题,未来各类期刊特别是普刊要求只会更高。

回到期刊层面,我们会发现国家在学术期刊管理上有这么几个动作

(1)普刊提高发表下限最基本的要求,质量不能太差,不能闹出笑话和任何丑闻,具体怎么变严的,我们后面具体来说。

(2)大力推进英文期刊的创刊。

对国家来说,学术期刊可不止是简单的数据成果那么简单。须知,美国的霸权和统治地位其中一部分就建立在其学术话语权上,SCISSCIEIA&HCI都是美国的,我们所有的发表成果展现出来最后都被收录到美国的数据库。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年国家总是号召要把学术成果留在国内的原因,但最后发现号召无用,只有建立我们的顶刊和我们的顶级数据库才有希望转变这种局面。

(3)整合国内期刊发行。这两年国内期刊大量的在变更主管主办单位,其实就是国家在通过政策引导整合国内期刊资源

二、过去普刊的审核太过于随意

我们统计过500多本普刊,其中大部分是国内普刊,而这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普刊在整顿之前的审核是很随意的。随意到什么程度?我给你说下当时这些刊物是怎么审核的。

第一步:初审编辑收到稿件,方向符合就直接出录用,对,你真的没有听错,就是这么随意。只要你方向符合,就能出录用,而且不要以为这个普刊编辑Q是什么专业人员,他可能只有大专甚至只有高中学历什么?你问我,这样的人怎么会进入编辑部?别傻了,给你出具录用的所谓编辑根本就是期刊运营公司的人,根本就不具备编审资质。看下方向符合(比如熟鸡蛋返生就是一篇关于教育教学的论文),就直接给你出录用了

第二步:汇总排队进行排版和出具小样。

第三步:小样交由真的的编辑部编辑和主编审核,也就是终审和校对,虽然有些期刊在这一环节会审核严一些,但实际上当时大部分的普刊在这一环节终审也就是走过流程。

你以为当时终审会审什么?论文质量么?错,当时有大量的普刊终审只看一点是否涉及不适合刊登的内容?为什么只看这一点,因为这是影响当时期刊年检是否能顺利通过的近乎唯一的要素因为每年期刊年检,新闻出版部门是用统一的标准来审核学术期刊和非学术期刊的,根本不会有人关心期刊是否学术质量差是否存在伪科学反科学的情况存在。毕竟你可以找找看很多医学小报,就会发现里面很多观点有多离谱就有多离谱。不管是否离谱,只要不触及红线,咋样发行地方监管部门也不管,也没有能力去管。这就是为什么 熟鸡蛋返生 和《论尘子和粒子》等如此奇葩的文章会现世的原因所在

三、整顿的最终目标是质量

很多人只关注到了整顿对正规期刊起发字数页码每年刊发篇数进行了严格要求,但实际上,整顿关注的重点,其实是期刊的质量,或者说所有期刊都怕出现类似于“熟鸡蛋返生”这种丑闻,所以必须要提高质量。而且目前各地的期刊年检都加入了对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的质量要求和审查,如果质量太差,可能会被要求整顿,这就导致目前所有的普刊,前期审核变严,一般能由基层员工出具录用的刊物变少,秒出录用的情况还是有,但相比过去少多了,现在大部分普刊审核至少都是两个工作日,也有个别可以秒出。重点是后期审核,现在很多期刊都聘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主编一块进行复审和终审,且终审也不再像之前只看个题材就草草完事了这也是让大家感觉普刊变严的关键点。

下图是前几天我们收到的几本普刊的返修意见image.png

可以明显感觉到,普刊审核不再是只看方向,不管内容的无下限的刊物了。综上,不是普刊变得原来越难而是普刊变得不再好忽悠了,写的不好就是发不了,普刊的下限明显大幅度提高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建议你认真学会如何写好一篇论文,普刊不会要求你论文有特别强的学术性,但基本的学术价值和质量还是有要求的。